发布时间:2015-04-10
云南网讯 明代王履在华山写生时曾言:“吾师心,心师目,目师自然”。自然便是自,自者,自在、自我。云南乃大美之地,拥有独特之自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家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讲话精神,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积极响应并切实开展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联主办的“百名画家云南”采风创作主题实践活动。
应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的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尼玛泽仁、苗再新、刘江、呼和夫、夏荷生连同云南省内的杨鹏、罗江、杨小华共9名画家同组成了“百名画家画云南”西双版纳(第四批)采风团。采风团由刘大为主席任团长,云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杨鹏任副团长。4月8日晚,采风团一行顺利抵达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是傣语译名,意为“多民族混杂聚居的渡口”,居住着傣、哈尼、布朗等少数民族。4月9日,布朗族原生态节日“桑康节”开幕,人声鼎沸的打洛镇曼永村里,布朗族男女老少都换上了节日的盛装,跳着唱着,一片自然祥和的景象。画家们穿行期间,生怕错过眼前这些独具特色的形象,快速地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在互相交流中感慨道:“很激动,收集了第一手素材”,之后,画家们也畅谈了接下来采风创作活动的期许和计划,并希望通过此次采风能加强和促进互相交流。
4月10日至11日,采风团一行深入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丫口老寨、格朗和乡曼板村。西定乡章朗村、西定乡龙棒村等基层的、保留着原始民族特色的布朗族、哈尼族村寨写生创作。采风团一行行走在这些村寨中间的土路上,呼吸着新鲜的还夹杂着泥土芬芳的空气,享受着扑面而来的微风,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面对着少数民族男女,画家们的创作欲望由心深起,通过画笔对村寨的自然及其中生活的民族进行了艺术语言的考究。
4月12日,画家们深入章家村寨采风创作。这是一个位于国境线上;建于半山腰间;群山环绕之中的一个极其古朴和纯净的布朗族村寨。采风团一行在长途跋涉顺利到达之后,身体的疲乏早已被这座村寨散发的独特魅力驱散了,行走在竹楼间,画家们纷纷谈论着对村寨的喜爱和写生期许,在随行当地工作人员的翻译下与村寨的布朗族村名情切交谈,深入了解村容村貌和民风民情 。
刘大为亲切地询问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否如意、人口数目、收入来源等村民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情况。
望着对面不远处属于缅甸的几座大山,画家们不禁感慨:“这才是真正的自然,真正的生活,这才是艺术创作的源头”。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的纷纷开始创作。在画笔、水墨与宣纸的碰撞和自由呼吸中,画家们心中之自然跃然纸上。一幅幅作品完成,画们也积极地互相交流和讨论,在感受着如此自然的创作对象的同时也分享着艺术创作带来的个人笔墨技法的提升。
刘大为也分享着个人的创作态度及学术内涵,热情地与各位画家交流和指导,并深切地谈到:“在写生时,面对同一对象长时间认真仔细的描绘和感受之后,你这一生将受用无穷。”
伴着村寨落日的余晖,采风团在强烈的不舍中与村民告别、合影之后离开了山寨。
4月13日至14日,采风团一行到达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期间在大勐龙曼飞龙村、小勐养曼掌村等傣族村寨采风创作。面对与之前不同的少数民族对象,同样古朴自然的傣族村寨,画家们的内心又经历了一番别样的洗礼。服饰、习俗的不同给画家们的创作又带了新的语言。
为期7天的采风创作在紧凑的行程中结束了,画家们奔走在布朗族、哈尼族及傣族村寨中,用画笔和相机描绘和记录了心中之自然。刘大为也对此次采风提出了肯定,表示:“这样的采风创作是自身艺术创作最好的提升。”并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此次采风活动共创作作品百余幅。
4月15日,在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的狂欢声中,采风活动结束,采风团一行返程。
云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黄映玲全程陪同刘主席一行,西双版纳州委给予大力支持。